履职担当践初心 共启春天新征程——首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速写

胡智强

林伯明

黎锋

陈照明

宾恩信

戴东辉

李元元

陈鹏
□本报记者张婷婷 李思静 唐健扬/文 何平江/摄
4月8日,桂林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市会议中心举行。胡智强、林伯明、黎锋、陈照明、宾恩信、戴东辉、李元元、陈鹏等8位来自不同界别的市政协委员,聚焦“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畅谈履职心得,传递民情民意,助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突破。
“桂林米粉的正宗化、标准化、普及化,需要一个强大的供应链来做支撑。”桂林花桥荣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智强委员介绍,花桥荣记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桂林米粉产业园,产业园第一期已经开工,预计今年6月竣工,年底正式投产。“今年,我们将在南宁成立分公司,发展50—100家门店;设置桂林米粉非遗大师工作室,传承和发扬正宗桂林米粉制作技艺;搭建‘生产销售数据平台’,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实现门店供应链实时调度、质量监控、消费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打造国际化传播矩阵,助推桂林米粉走向全世界。”
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旅游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搭建了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国际平台,吸引了国内外大量优质旅游教育资源汇聚。”桂林旅游学院副校长林伯明委员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不断强化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以更好地适应数智化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我们将积极推动中国—东盟旅游教育一体化发展,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更多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将学校打造成为在东盟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教育中心,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专业人才。”
2024年是福达股份拓展新能源领域、加速数智化转型的关键一年,在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锋委员看来,“守阵地”“开新局”是企业2025年发展的“关键词”。“今年7月‘超级工厂’投产后,我们的曲轴年产能将达400万件;年底前还会建成4条新锻造线,并在2026年实现曲轴锻件800万件产能目标,满足800万辆汽车的使用需求。这些项目将让公司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力量。”他还表示,企业将从市场战略、研发、供应链等八大场景推进“人工智能+”,推动传统制造业与AI深度融合,助力广西产业数字化升级。
把商会从“情感纽带”变为“经济引擎”,激活商会动能,以商招商。桂林绍兴商会会长、双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照明委员建议,建立“双链对接”机制,由工信部门梳理产业链“缺项图谱”,商会定向对接全国关联企业,对成功引荐上下游项目的商会给予专项奖励;政府可与商会组建联合专班,赋予商会产业研究、需求对接职能,让商会从“传声筒”升级为“策源地”。此外,由政府出台阶梯式奖励政策,对商会引荐项目按投资额分级奖励,落地后持续给予税收返还;设立“招商贡献榜”,对成效显著的商会授予资源配置优先权。
如今,打开社交软件,桂海晴岚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出游桂林的必到打卡地之一。桂林市信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宾恩信委员表示,将持续丰富桂海晴岚国际旅游度假区内核,打造优质旅游消费场景、产品,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三大国家级标准,推出高端旅游度假产品及特色业态,举办各项大型文化、文艺、文体赛事活动,实现游客接待量、全业态经营收入年增长30%的经营指标。“我们拟新建六星级度假酒店、体验式购物商业公园、沉浸式夜游演出、智能化康养等大小20个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致力于打造成桂林旅游代表名片、桂林旅游经典品牌。”
聚焦非遗传承与保护,桂林升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东辉委员提供了多样的视角。“我们可以加强对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在创新展示方式上,可以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等手段,构建沉浸式体验环境,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让游客多角度、深层次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魅力。”他还提到,产业化发展方式也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一环。“通过将非遗元素巧妙融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打造出既契合现代审美,又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不仅能为游客提供别样的购物体验,还将使非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2024年,莱茵生物销售额超过17亿元;同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超过12000户罗汉果种植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李元元委员介绍,莱茵生物致力于包括罗汉果品种改良、种苗培育、田间管理、产品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开发和利用,为桂林罗汉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助力桂林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将继续挖掘罗汉果这一桂林特色资源的潜在价值,让世界了解罗汉果,了解桂林,了解中国。”
走进桂花公社,游客不仅可以参观桂花文化展览,了解桂花的生长过程和用途,还可以体验桂花制品手工制作,选购心仪的桂花好物。“2024年,桂花公社通过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用‘一朵小桂花撬动全产业链’,成功实现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传统农产品品牌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桂林桂花公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鹏委员介绍,今天的桂花树不再仅供观赏,已经成为真正的经济之树。他表示,将持续关注农文旅融合的风向、桂花产业升级的动态,做大做强桂花产业,带动桂林乃至全国的桂花全产业链发展,让桂花的魅力和桂林的山水深度融合发展。
责任诠释初心,使命汇聚力量。首场“委员通道”的好声音,播撒出满满的信心与希望,在协商民主的广阔舞台上,以实干实绩实效汇聚起推动桂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