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点评:信贷“暴增”或将为旺季钢需铺路?

2023-07-17 28589阅读

宏观数据: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

兰格点评:

6月份,受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4%,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6.5%,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环比降幅与上月持平(详见图1)。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来说,虽然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降保障了企业的基本生产,但需求收缩的压力仍然突出,同时叠加效益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制造用钢需求释放的力度仍然受到制约。

从6月份金融数据来看,信贷和社融结束了连续2个月的“低迷”态势,转为“暴增”模式,6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同比有所多增,环比暴增;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减少,环比暴增(详见图2);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持续走弱,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快速下探(详见图3)。上半年整体信贷和社融呈现逐级走弱的局面,期间“暴增暴减”态势更为明显,但结构呈现持续优化的态势。从贷款端来看,上半年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呈现先强后弱的态势,占到了总体增量的六成以上,表明企业的信心依然偏强;而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呈现弱势渐强的态势,反映居民的信心仍然处于恢复的进程之中,消费与投资的意愿整体较弱。而从社融端来看,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4754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99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呈现了一季度好转、二季度走弱的态势,而政府债券净融资也同比明显走弱,表明稳增长政策对于整体社融带动的效果不佳。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但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依然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6月13-20日,央行接连下调逆回购操作(OMO)、酸辣粉(SLF)、麻辣粉(MLF)和LPR利率10个基点,更多流动性释放,可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也对市场信心起到了明显的稳定作用。但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实现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要注重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

下半年,央行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同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将此前公布的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两项金融政策进行调整,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延期政策集中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的政策,另一方面是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保交楼配套融资支持的政策。这将有助于打消金融机构对房企新发放配套融资的部分顾虑,为房企提供适度宽松的融资环境,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对房企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

目前来看,国内钢材市场正处于传统的需求淡季之中,制造用钢需求将受制于需求收缩与效益不佳的双重压力,基建用钢需求又受制于资金到位情况与高温多雨天气的双重限制,房地产用钢需求也将受制于地产销售走弱和有效施工不足的双重拖累。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与7家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通过投资在线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的互联共享,推动政府政策支持和银行融资服务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从而助力促进民间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的落地实施,这将为传统需求旺季的项目施工形成有力的推动,从而使得信贷“暴增”的效应真真正正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