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新闻会聚焦老有所养、困有所扶

2023-07-20 15818阅读

  今年上半年,各项民生事业稳步推进。17日从民政部获悉,为做好民生兜底保障,我国持续加大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力度,一季度累计支出低保资金477亿元,特困供养资金133.5亿元,共实施临时救助195万人次,累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4.7亿元。

  民政部新闻发言人贾维周介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民政部形成了“破难题、促发展”思路举措清单和“为民解忧办实事”民生项目清单,推动9项民生项目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其中,仅在社会救济一项事务中,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参照“单人户”纳入保障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易返贫致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积极推动全国慈善组织参与“救急难”信息对接服务平台建设。

  民政部还开展了“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全国1557个救助管理机构累计举办各类“开放日”活动600余场,发放“夏季送清凉”救助服务包260万份,全国累计救助30多万人次。

  今年,更多民生事务实现了跨省办理。自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到21个省(区、市)以来,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跨省”办理婚姻登记14.2万对。同时,持续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全程网办”,截至6月底,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已分别惠及困难残疾人1161.3万人、重度残疾人1543.4万人;累计受理“跨省通办”申请1996例,“全程网办”申请27711例。

  一老一小牵动人心。上半年来,民政部会同财政部组织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申报、评审工作,遴选确定50个项目地区,形成项目资金分配和区域绩效目标方案,并下达11亿元202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预算。进一步推动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支持更多“90后”投入到服务“90后”高龄老人的行列中。此外,截至3月底,全国共有15.7万名孤儿和37.2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养老服务司二级巡视员王辉介绍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情况。目前,经过各级民政部门共同努力,我国基本实现了养老服务领域消除存量隐患、遏制增量风险的预定目标,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民政部将聚焦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突出风险隐患,研究出台预付费监管政策,加强资金收取、使用、管理的全链条监管。同时,指导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宣传、持续打击四管齐下,持续做好防范化解非法集资风险工作,切实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王辉表示。

这场新闻会聚焦老有所养、困有所扶

  养老服务涉及面广、需求多种多样,尤其是怎样方便老年人知情选择满意养老机构?自2018年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实施以来,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一万余家养老机构经评定获得等级,约占全国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获取了行业和社会认可。在相关标准和试点的基础上,针对等级评定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民政部组织有关方面对《<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进行了修订完善。7月10日,民政部发布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2023版)。王辉表示:“调整后的指南结合实际降低了等级评定部分门槛条款,在框架、体例整体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使指南具有更强的协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使更多养老机构有机会参与评定。”

  记者了解到,民政部将全面推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对公办养老机构,将按照《“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有关要求,到十四五末评定为一级至二级服务等级的乡镇级公办养老机构、评定为二级至三级服务等级的县级公办养老机构建有率均达到80%以上;对民办养老机构,按照自愿申报原则,鼓励参评,并指导各地加强对评定结果应用,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与政策扶持、综合监管工作有效衔接,激发养老机构加强自身服务质量建设的内生动力,让广大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服务更加方便放心。

  聚焦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物流不便的现实问题,近日,民政部面向全国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此前,民政部先后指导互联网地图平台规范标注乡村地名670余万条,新增地名覆盖全国200余万个农村居民点,搜索点击量累计达数十亿人次,有力促进了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王晓东介绍,民政部将全面提档升级乡村地名信息服务,着力构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全面加强乡村地名管理夯实乡村精准治理,活跃乡村文化活动,联通乡村与城市,释放乡村的资源要素,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经济日报记者 敖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