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亏损近20亿,如祺出行流血冲刺港股“Robotaxi商业化运营第一股”

2023-09-09 17428阅读

据港交所8月18日披露,如祺出行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如祺出行于2022年4月完成A轮融资,这意味着,从首次公布融资进度到冲刺港股IPO,用时不到500天。

对于冲刺IPO一事,时代财经采访了如祺出行,对方表示:处于IPO静默期,不予置评。

图片来自如祺出行官网。

在速度之外,如祺出行的亏损也同样引人注意。报告期内的三年半,公司累计亏损近20亿元。但为了占据未来先机,如祺出行把自动驾驶和Robotaxi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计划把募资的40%用于上述两项的运营和研发。

其在招股书中表示,除了传统的网约车出行服务外,如祺出行的业务还包括与自动驾驶相关的Robotaxi服务、人工智能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以及高精地图,以及为司机及运力加盟商提供全套支持的生态服务。

这意味着,如祺出行将冲刺港股“Robotaxi商业化运营第一股”。

三年半亏损近20亿元

招股书显示,如祺出行业务涵盖三大板块:出行服务,主要包括网约车及Robotaxi服务;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以及高精地图;为司机及运力加盟商提供全套支持的生态服务。

截至今年6月30日,如祺出行平台注册用户数为2160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的交易额计,如祺出行是大湾区第二大出行服务平台。

财务数据方面,出行服务是如祺出行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2023年上半年如祺出行营收分别为4亿元、10.14亿元、13.68亿元和9.13亿元,出行服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8.9%、99.9%、91.3%和86.7%。

图片来自如祺出行招股书。

尽管增速可观,但与不少同行类似,如祺出行仍未实现盈利。

2020年-2023年上半年,如祺出行毛亏损分别为9222万元、2.45亿元、1.46亿元、7069万元;毛利率表现从2021年的-24.2%改善到2023年上半年的-7.7%;而期内净亏损分别为2.99亿元、6.85亿元、6.27亿元、3.45亿元。

以此计算,报告期内的三年半,如祺出行累计亏损19.56亿元。

在招股书中,如祺出行将亏损的原因归于公司“对技术、人才、司机群及司机车队扩张以及其他举措进行持续的投资……在增加乘客和司机以及技术基础增强方面投入大量资源。”

网约车战火还在持续,如祺还需扩张,用亏损换取成长速度,是一个绕不开的阶段。不过如祺出行的亏损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如祺出行在2022年实现亏损幅度收窄,2023年上半年亏损有所扩大,但毛利率表现同比均出现改善。

对于如何实现盈利,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给出了答案。“通过涟漪模式能够降低市场渗透及客户获取成本,从而实现可持续高增长。同时,近两年正加速Robotaxi及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在增加乘客和司机以及技术基础增强方面投入大量资源,这一举措使得在2021年和2022年受到疫情不利影响情况下仍能实现显著增长。未来将通过扩大服务量及增加收入,提高毛利率,提升经营杠杆等方式实现盈利。”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中国智慧出行的市场规模已达2526亿元,预计将在2030年增至14653亿元,到2035年将进一步增至23652亿元,2023-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或达23.4%。

如果能够成功打造优势,如祺出行在庞大的万亿市场里实现盈利并非难事。

押注Robotaxi的未来之战

或许看中了自动驾驶的广阔前景,Robotaxi成为如祺出行的重中之重。

正如一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向时代财经所言:“单靠网约车可能撑不起出行平台足够的想象和估值,但Robotaxi可以。”

事实上,随着网约车市场逐渐呈现饱和趋势,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成为不少出行公司的选择。在如祺出行之外,滴滴、曹操出行、T3出行等平台均对Robotaxi有所布局,而如祺出行是其中布局较早的那批。

2021年,如祺出行发布“双轴战略”,包括基于自动驾驶的“技术之轴”和基于生态服务的“生态之轴”。2022年10月,如祺出行与小马智行合作,在广州南沙开启有人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Robotaxi混合运营。

如祺出行Robotaxi。

2023年,如祺出行Robotaxi领域进一步提速。2023年4月,如祺出行获批在广州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资格,如祺自有的Robotaxi车队正式上线服务。6月,在深圳前海合作区,如祺出行的车内全无人常态化运营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项目落地。

截至2023年6月30日,如祺出行的Robotaxi服务已运营约18490小时,覆盖538个站点,完成约45.7万公里安全试运营里程。

如祺出行还布局了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今年7月底,如祺出行向时代财经表示:“如祺出行已经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智驾工具链技术团队,正在数据标注、云控平台和仿真平台等方面加快打造可商业化的自动驾驶产品。”

目前,如祺出行超过九成营收来自网约车业务,自动驾驶的营收微乎其微。但这并不影响如祺出行对自动驾驶的重视。

如祺出行此次募资的金额中约有40%用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的研发活动;约20%将用于出行服务的产品升级及运营效率提升;约20%用于扩大用户群、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增加市场份额;约10%用于在出行行业价值链中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投资及收购,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从募资金额分配不难看出,如祺出行将自动驾驶以及Robotaxi视作决胜未来的法宝。之所以说是未来之战,因为现阶段Robotaxi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招股书并没有回避这一点,坦言“目前阶段,Robotaxi的运营成本明显高于传统智慧出行服务(如网约车和出租车),主要是由于智能硬件和软件、安全员以及大量安全冗余配置的高昂成本。”

图片来自如祺出行招股书。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部分出行平台运营的Robotaxi仅硬件成本就达到百万元,而且短期内看不到降低的可能。

不过,如祺出行对未来相当乐观,并对商业化进程给出了具体时间表:Robotaxi预期于2026年左右实现商业化运营,初期阶段凭借更高的安全性以及价格优势,有望渗透到智慧出行市场。预计在2030年前,Robotaxi将进入成熟的商业化阶段,并在全球主要地区广泛采用。

如祺出行预计,规模效应将推动Robotaxi的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再加上营运效率的提高,从而将私家车用户转换为Robotaxi乘客。

Robotaxi,群雄逐鹿

尽管如祺出行预计Robotaxi将在2030年进入成熟的商业化阶段,但自动驾驶公司和车企在Robotaxi领域的布局却早已开始。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广汽旗下的出行平台,如祺出行在Robotaxi领域的布局一方面可以培育新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广汽车辆智能化水平,并在未来提振其Robotaxi销量。

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玩家瞄准Robotaxi这块蓝海。2022年2月,小鹏向广州天河区投放数百辆改装后的小鹏G3开展Robotaxi业务。

图片来自小鹏汽车官网。

2022年11月,小鹏G9获广州自动驾驶路测资格。小鹏汽车表示:“一般的Robotaxi车顶需要专门安装激光雷达等感知元件,这类后装版本车辆存在更大不确定性,也提升了成本。G9以更低成本的量产车和自动驾驶软件获得自动驾驶路测资格,从技术和成本上都颠覆了传统的Robotaxi模式。”

8月4日,丰田中国与小马智行、广汽丰田就成立Robotaxi相关事业合资公司一事签订协议。合资公司将于年内成立,投资总额预计10亿元人民币以上,将推出以广汽丰田生产的丰田品牌纯电动车辆为原型车的Robotaxi车辆。

丰田汽车公司中国本部长上田达郎表示,“期待合资公司提供的Robotaxi早日上路运营,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安心的移动出行服务,助力实现碳中和社会以及‘Mobility for All’的愿景。”

图片来自广汽丰田公众号。

特斯拉也有意布局Robotaxi。今年5月16日,马斯克接受CNBC专访时提到,特斯拉希望通过升级自动驾驶系统以达到Robotaxi所需的技术水平。

马斯克提到,乘用车平均每周使用时长仅为10-12小时,使用率较低。在他看来,安装自动驾驶程序后,车主可以将车辆在闲置时刻作为Robotaxi使用,获得额外收入。

随着8月份旧金山率先开放Robotaxi全天候运营,又为自动驾驶赛道添了把火。

8月11日,美国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批准Cruise和Waymo在旧金山提供全天候Robotaxi运营,这意味着Robotaxi在旧金山真正的商业化落地。

支持者们认为,Robotaxi将方便残疾人出行、降低出行成本、减少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交通事故等。不过开放运营数天来,Robotaxi惹了不少麻烦。

8月11日,十多辆Cruise的Robotaxi因无线连接问题意外停车,致使街道堵塞。8月14日,Cuise的一辆Robotaxi陷入建筑工地的混凝土,三天后另一辆Robotaxi又与一辆消防车相撞,导致一名乘客受轻伤。

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介入调查该事故,要求Cruise立即将其运营的Robotaxi减少50%,直到事故调查结束。

运营初期出现了一些问题,好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运营也没有被终止。Cruise首席执行官Kyle Vogt曾表示:“在旧金山运营Robotaxi已成为商业可行性的试金石,如果它可以在这里落地,那么毫无疑问它可以在美国的任何地方落地。”

Robotaxi在旧金山的商业化运营向人们展示了“未来已来”,如祺出行如果能够顺利IPO,也将为自动驾驶和Robotaxi赛道带来新的竞争与活力。再加上自动驾驶公司的加速布局,Robotaxi行业未来的战火,或许会越燃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