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模式推广应用
本报记者 刘慧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62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259.4万辆。即便全部发电都用于电动车充电,电网可承载的单位小时同时进行高压快充的车辆约40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如何破解电力供给的问题?
8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发布研究成果认为,应加快充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未来将呈现出换电站与充电桩作为配套设施共同发展的局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曹军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实现大规模充换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运营网络集中于北京、上海、成都、贵阳等,要加强已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的跟踪调研,为换电模式发展积累经验。同时,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
一是支持换电、融资租赁、“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创新。
二是促进新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自动充电、快速换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应用,加快“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实施路径,完善储放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加大智慧出行、智能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促进智能网联、车网融合等新技术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等领域融合发展。
三是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优化中心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加强公路沿线、郊区乡镇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际快充网络建设。考虑公交、出租、物流、邮政快递等充电需求,加强停车场站等专用充换电站建设。推动充换电设施纳入市政设施范畴,推进充电运营平台互联互通,鼓励内部充电桩对外开放。鼓励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建设一批集充换电、加油等多位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站。建立形成网络完善、规范有序、循环高效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和处理体系。
四是健全政策和管理制度。鼓励试点城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研究出台运营补贴、通行路权、用电优惠、低/零碳排放区等支持政策,探索建立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和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体系,提升安全运行水平。探索制定综合能源服务站等标准和技术规范。
充换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创战略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建议,应根据换电技术和相关产业发展需求,继续完善换电标准体系,推动换电车辆车载换电系统互换性、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及其附件、电池包与车辆和换电站通信等标准预研,推进换电电器接口、冷却接口、机械机构及电池包外形规格尺寸等关键标准研制,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充电设施之间的数据交互标准,支撑换电模式创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教双碳社会治理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薛军表示,应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首先,推动汽车企业、电池企业、能源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组建“电池银行”,实施基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车电分离商业模式,通过购买裸车、租赁电池的方式满足客户用车需要,通过电池阶梯式循环使用,实现电池高效利用和环保回收。其次,鼓励换电新能源汽车信贷及保险创新,支持探索开展裸车(不含电池)消费信贷业务,鼓励保险公司研究开发换电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再次,构建以汽车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鼓励换电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等企业自建、共建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鼓励企业开展换电装备产业集聚化。重点推进电池资产管理平台、整车电池回购、充换储一体化等方面的持续探索和创新应用。
与此同时,推动相关政策有序衔接。加快明确换电站建设、土地及建设审批的相关规定。政府可开放公共停车场的资源准入与支持。进一步完善换电车型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换电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充换电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