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建议:进一步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一年有余。近日,华夏基金发布了《个人养老金一周年投资者行为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剖析了个人养老金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希望从真实的调研和客户投资数据出发,反映个人养老金投资者的诉求,帮助投资者解决养老投资如何配置、怎么配的难题。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为个人养老金发展完善了顶层设计。2022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的通知》发布,标志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
在业内人士看来,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对深化和完善养老金三支柱建设,推动养老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优化个人养老财富储备,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启动以来,受到市场广泛欢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制度启动当日,个人养老金开户数达到110万;满月时,开户人数超过1700万。截至2023年6月底,36个先行城市(地区)中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达4030万人。
个人养老金投资者呈现怎样的行为特征?《报告》显示,从调研数据看,养老意识较强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生活在中心城市、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年纪在30-45岁的人群。他们在职业上趋于稳定,大部分已婚已育,对养老生活葆有“有所担忧但也有所期待”的心态,因而提前规划参与积极性较强。
从开户的驱动因素看,既想理财增值又想增加保障是投资者开通账户的主要原因。对个人养老金的未来增值预期是投资者选择开通账户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希望未来能够多一份保障;此外也有投资者是被税收优惠、参与奖励所吸引而开通账户。
从缴存情况看,收入越高缴存金额越高,38%的投资者累计缴存金额在5001-11999元。同时,一般而言,年末是个人养老金缴存的窗口期,缴存金额仍有提升空间。
从购买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类型上看,选择购买多种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投资者占比达47%,多元配置和单一投资各占一半左右,投资者开始尝试多元化的养老资产配置。同时,产品收益和稳定性是投资者购买养老金产品时的主要考虑因素;其次是关注产品的投资范围和申赎灵活度。
个人养老金投资者有哪些痛点和诉求?如何推动更多人参与?《报告》显示,产品收益不及预期、产品池小等问题阻碍投资者开通养老账户,而产品种类少、介绍不清晰、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则影响着投资者购买养老金融产品。投资者期待更多优质个人养老金产品和产品组合。
在养老金融服务方面,投资者最希望获得业务咨询服务和养老规划服务;同时,也希望能够获得专业的风险管理建议、专人投顾服务等。
从政策角度来看,投资者最希望个人养老金在政策方面的优化期待是能够设置退休前突发情况的取出机制,以提高养老金账户的灵活性。
对于进一步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发展,《报告》建议:第一,加强个人养老金的宣传,开展科学养老理念普及活动,提升参与积极性;第二,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减轻投资顾虑,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投资需求;第三,优化升级客户服务,完善提升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购买和持有体验;第四,关注投资者诉求和期许,提升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和灵活度。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娄飞鹏提示,目前,不仅是个人养老金产品本身较少,还在于销售渠道合作不畅,有些银行代理销售的产品少,不利于客户选择。因此,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创新产品,特别是基金、保险、理财产品,从产品收益、期限等方面要不断丰富,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每个人只能开立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情况下,需要增进基金、保险、理财机构与银行的合作,让银行代理销售的产品更丰富。(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