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呈现持续高发趋势,运动康复技术如何应用于普通患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 林昀肖 北京报道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不仅局限于老年人群,更常见于劳动力人群,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功能障碍以及心理障碍。而在社会层面,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会导致生产力的严重损失,并影响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近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张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存在严重的疾病负担,张伟介绍,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非特异性下腰痛、膝关节疼痛以及颈肩痛,肌肉骨骼系统是人们身体中最具环境适应的器官,应激与适应是其疾病发生的常见原因,在现代社会中,长期姿势保持是疾病发病的最主要特点,久坐是这一疾病的最重要诱因。
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此前主要应用于专业运动员的运动康复技术逐渐普及,将更多应用于普通民众的疾病治疗中。张伟介绍,运动康复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个体化康复计划、功能性训练、早期介入、综合治疗、预防为主等,对普通民众而言,运动康复技术可以帮助治疗常见的伤害,如扭伤、拉伤等。
“运动康复技术的发展和特点突显其对整体恢复的重视,注重个体的全面恢复和最佳功能状态的回归,相比传统休养方式,运动康复技术可以更快恢复功能、减少复发,并增强受伤部位的力量和稳定性。”张伟强调。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存在严重负担
无论在全世界还是我国,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都存在严重的疾病负担。张伟介绍,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非特异性下腰痛、膝关节疼痛以及颈肩痛,其中,在腰背部,患者可能表现为腰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在膝关节区域,可能表现为膝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滑膜炎、关节积液、髌骨软化症、高位髌骨以及髌骨关节不稳等;在颈肩部区域,可能表现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即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周的肌腱炎、肩峰下撞击、盂唇撕裂和肩关节不稳等。
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在过去的二十年,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呈现持续高发上升趋势,张伟指出,这与人们生活、工作习惯及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其中,久坐是这一疾病的最重要诱因,久坐的人群长期将躯体保持在一个固定姿,以非特异性下腰痛为例,由于髋、膝关节长期保持在屈曲位,且腰椎过度前屈,导致骨盆前倾,股四头肌和�N绳肌长期处于过度收缩的状态,而臀部肌肉由于长期受压而逐渐失活,这些都是导致下腰痛和膝关节疼痛的重要运动生物力学原因。
除久坐等生活、工作习惯外,运动系统损伤也是造成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张伟介绍,运动系统损伤更多见于在跑、跳等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鉴于平衡性、协调性、爆发性、力量等严重不足,缺乏运动的人比爱好运动的人更容易发生运动系统损伤,且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速度和程度更严重。但同时,运动爱好者由于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指导,其运动损伤的风险同样不能小觑。“在活跃的成年人中,据估计有多达20%-30%可能经历过某种形式的运动损伤,常见原因包括过度使用、冲撞、扭伤以及不当的训练方式和运动器材。”
关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特点,张伟表示,肌肉骨骼系统是人们身体中最具环境适应的器官,应激与适应是其疾病发生的常见原因,这在所有年龄阶段人群中均有共性问题,在现代社会中,长期姿势保持是疾病发病的最主要特点。其中,儿童和青少年长期久坐学习,缺乏运动刺激,导致国家体质考试前后更容易受伤;成年人久坐久站,导致颈肩痛、下腰痛和膝关节疼痛高发,一旦其想要尝试改变生活现状进行体育锻炼也会成为运动系统损伤的易感人群;而老年人由于机能衰老下降,跌倒风险显著增加,跌倒后骨折、神经系统损伤等问题会导致患者严重残疾和死亡加速。
与此同时,长期劳损导致的“慢性”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正在呈现年轻化趋势,张伟指出,这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日常生活的困难。而青少年体姿问题就是这种年轻化趋势的表现之一,张伟介绍,青少年体姿问题主要有圆肩驼背、脊柱侧弯、骨盆前倾、膝关节外翻畸形(X型腿)、扁平足等,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久坐、不正确的坐姿、缺乏体育锻炼以及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而在治疗方面,当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三级甲等医院,患者的就医方向通常为骨科、运动医学科、神经内科以及疼痛科。其中,张伟指出,三甲医院主要针对严重疾病的终末期进行治疗和干预,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人群基数庞大,有限的三甲医院医疗资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健康的诊疗需求。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通常作为基础医疗的重要服务对象,广泛存在于初级诊疗系统中,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疗中心。而在我国,相比庞大的患病人数和健康需求,这些医疗中心无法高效全面地满足和解决这一问题。”张伟坦言。
运动康复技术应用
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此前主要应用于专业运动员的运动康复技术逐渐普及,成为解决该疾病的核心技术,将更多应用于普通民众的疾病治疗中。张伟介绍,运动康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旨在帮助受伤的运动员和非运动员恢复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关于运动康复理论和技术的特点,张伟指出,首先,运动康复理论强调为每个人定制康复计划,每个人的伤害和康复需要是独特的;其次,现代康复理论更加注重功能性训练,帮助患者返回到日常活动和运动,而过去的康复重点则放在受伤部位的局部恢复上;第三,是早期介入,研究表明,早期开始康复可以加速恢复过程,这意味着在受伤后应尽快采取适当的康复措施;第四,是综合治疗,现代康复方法通常结合物理治疗、运动、营养和心理策略,确保全面的恢复;此外,除物理康复外,现代运动康复理论也强调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尤其对于竞技体育运动员;最后,现代运动康复以预防为主,不仅关注伤后康复,还重视伤害预防,提供训练建议和指导,确保安全的运动习惯。
同时,运动康复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张伟介绍,首先,随着技术的发展,如电刺激、冷热疗法、超声和激光治疗等现代技术在运动康复中得到应用;其次,生物力学技术,如运动分析和压力映射,目前被用于评估和纠正运动形式,从而预防伤害;同时,随着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的出现,运动康复专家持续地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是跨学科合作,运动康复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专家,如运动医学医生、物理治疗师、运动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确保全方位的康复。
“总体而言,运动康复技术的发展和特点突显其对整体恢复的重视,不仅仅是局部伤害的恢复,而是注重个体的全面恢复和最佳功能状态的回归。”张伟强调。
运动康复技术如何应用于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张伟介绍,对普通民众而言,运动康复技术可以帮助治疗常见的伤害,如扭伤、拉伤等;而对于运动员,则更加强调优化运动表现和快速返回比赛。
张伟指出,运动康复的本质在于,肌肉骨骼系统(运动系统)疾病需要患者通过主动运动来实现治疗,相比传统休养方式,运动康复技术可以更快速地恢复功能,减少复发的可能,并增强受伤部位的力量和稳定性。
例如,对于中期和早期的骨关节炎患者而言,张伟介绍,如果不是出现很严重的关节退化、增生和失稳,都应该鼓励患者进行积极的运动康复,开展可容忍的、有效的运动。
为什么要通过运动进行康复?张伟进一步解释称,实际上,关节需要营养,也需要肌肉来提供支撑和稳定性,而关节的营养来源于不停地运动刺激,即在走路、爬楼过程中关节间会产生压力,进而刺激周围的滑膜分泌滑液,这种滑液为关节软骨带来充足的营养,而营养可以延长关节软骨的使用寿命。
除提供营养外,张伟也介绍,在进入中老年后,活动量自然下降过程中会出现肌肉萎缩,最常表现为大腿前部和后部肌肉力量的下降,从而带来膝关节稳定性下降的问题,而提高膝关节稳定性也需要进行有效运动,进行特定的肌肉力量训练。
“应鼓励骨关节炎患者在运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序地提高力量训练,逐渐增加患者活动量,在保证减轻疼痛的条件下,鼓励患者多进行活动。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提高臀部肌肉和大腿肌肉和力量,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会出现明显下降,功能也会出现显著的改善。”张伟强调。
同时,对于腰痛患者,张伟也介绍,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带来臀部肌肉长期受压,同时大腿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臀肌和大腿肌肉的萎缩,造成大腿肌肉功能异常,这是导致非特应性腰痛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对于绝大多数腰痛患者而言,应该进行臀部肌肉和大腿肌肉的放松以及对应性力量训练,然后通过肌肉力量的改善和协调性的提高,解决常见的腰背部疼痛问题。”
记者:朱萍 林昀肖
拍摄:林昀肖 实习生 许晓彤
剪辑:实习生 许晓彤